世俱杯网消息,始于春日,终于深秋。11月1日,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下简称苏超)在南京奥体中心迎来决战日,也是闭幕日。开局并不惊艳的泰州队“一黑到底”,通过点球大战击败夺冠最大热门南通队,一如当年的丹麦童话、希腊神话般,上演了“凤城奇迹”。

时光向前推半年,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一项省级的业余足球联赛,会在中国,尤其是东部经济大省江苏掀起如此汹涌的“绿茵狂潮”。这项赛事和中国足球“金字塔”的塔尖没有太多关系,却将足球、城市、社媒、文旅等多重元素进行深度融合,在塔基产生了惊人的裂变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场世界足坛都罕见的宏大试验。在中国足球整体低迷的环境下,苏超究竟会带来哪些正向作用?有必要对苏超元年进行一次深度复盘。
01 热度超乎想象
苏超并不是一开始就爆火。前两轮联赛,有的球队还在大学操场比赛,徐州队首轮主场比赛上座人数仅1877人,常州队主场也只是刚刚超过2000。第三轮开始,苏超相关话题热度在社媒爆火,各队开始升级场馆,场均上座率在第四轮超25000,自此开始了苏超每轮、每场均爆满的神话。
11月1日的决赛之夜,购票中签率仅1.2%,南京奥体中心最终涌入62329人观战,创下了苏超上座人数新纪录。这个数字超过了绝大多数中超场次的上座人数,距离2012年中超联赛,江苏舜天主场迎战广州恒大的65769人已经非常接近。

线下球市火爆,线上讨论更是热烈。第二轮宿迁对阵徐州,担架前后19次进场,催生出了苏超“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梗。官方同样加入玩梗行列,“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人人都想当南哥”等爆文频出。初期一胜难求的常州队,更是推动了全民玩梗的热潮,带动网友沉浸式参与到“笔画保卫战”中。在众多现象级热梗的助推下,苏超开赛仅2个月后就拿到了近200个微博热搜,话题总阅读量近30亿。
7月出炉的首份苏超赛事影响力报告显示,95.2%的江苏居民知晓苏超的存在。58.5%的居民表示,关注苏超的根源是网络热点话题带动。
基于如此“泼天流量”,诸多头部企业和明星品牌加入到苏超赞助商行列。不夸张地说,苏超赛场旁广告牌的豪华程度胜过中超,直逼欧冠。
另外,一些从一开始就赞助苏超的品牌得到了更多关注,比如常州赛区的赞助商东北·东哈街边烧烤,一家幸运拿到“苏超原始股”的普通烧烤店,被称为“苏超最小赞助商”。店主张敬宇后来身穿常州队的卡尔美红色球衣,接受了央视采访,向常州球员们永不放弃的精神致敬,自己也实现了小人物的“微光绽放”。有球迷开玩笑称,如果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市民开始穿卡尔美,那么中国足球不愁没希望。因为在过去,穿球衣的大多还是足球从业者或自身爱好者。
拥有悠久历史的运动品牌卡尔美,是最早进入江苏足协商务合作体系的品牌之一,自2020年起就是江苏省足协的主要赞助商,长期支持赛事运营及装备提供。所以苏超准备阶段无需为装备发愁,本次赛事的球衣、裁判服、官方用球等,均由卡尔美提供。

可以说,卡尔美并非“流量玩家”,而是长期在场、长期陪伴中国体育一起成长的深度参与者,因此被网友评价“眼光超前”。随着比赛的深入,卡尔美标志性的猞猁爪形象也愈发深入人心,八月份赴盐城奥体举行线下活动,决赛用8米高巨型球衣与4米高爪子空降南京奥体,均收获了超高流量和热度,堪称今年体育品牌营销毋庸置疑的“模范生”。
体育之外,赛事的火爆也带动了江苏各地文旅的跨越发展。截至决赛日前,在江苏各主场城市比赛日期间,重点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397.3万人,同比增长17.7%。通过银联渠道实现的异地文旅消费达139.6亿元,同比增长26.5%。
这还没有算上潜在的文旅消费。社交媒体上,江苏之外的IP有关“想去江苏看看”“我一个外省的都知道南通了”“去南京玩的话有什么推荐”“淮安和宿迁好玩吗”的发言和讨论,可以说随处可见。
02 绑定城市荣耀
苏超为什么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城市荣耀”。
相比国内外常见的职业或业余足球联赛,苏超球队以城市为名,参赛球员要符合拥有所在城市户籍等要求,从一开始就绑定了城市品牌,深度链接市民情感,完成了对中国职业联赛中性名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同时,江苏各地政府亲自下场,参与到了赛事保障、场馆协调、球队宣传、文旅融合等各项具体事务中。
可以说,如果没有“城市荣耀”,就没有苏超。
首先,江苏“十三太保”个个能打,经济体量最低的连云港GDP也超过了4500亿元,城均突破1万亿元。江苏人均GDP超16万元,苏锡常三市更是超过了20万元,这意味着苏超的赛事组织和保障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
在江苏,每个城市都有高规格奥体中心,有的甚至可以在下辖县级市来回选择。比如无锡队主场设于宜兴奥体中心和江阴奥体中心,位于市区、可容纳6万人的无锡奥体中心已在建设中;南通队主场先后设于海门和如皋,后回到南通市区,入驻晋级改造后的“南鸟巢”南通体育会展中心。
江苏交通便捷、路网发达,城市之间基本可以当日往返,这保证了球迷可以便捷观赛。比赛期间,VAR系统、AI全自动体育摄像机、无感安检、指尖AR导航、机器狗巡检与无人机反制……各地争相上马创新应用,生怕落后一步。

其次,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表面“散装”、实则共同进步的特质,让苏超成为了讲述城市竞合故事的最佳载体。苏超大概是德比战最多的联赛之一,太湖德比、早茶德比、楚汉德比……诸多德比战的背后,也是一场场“文斗”。
因此,苏超在保证了一定观赏性的同时,并不以追求更高的技战术水平为唯一任务,而是附加了浓厚的城市形象传播色彩,让每一场比赛都成为城市的展示窗口,同时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和归属感。
在此背景下,今年江苏各地的球衣都“卖疯了”。足球球衣过去更多是专业球迷在买,如今却成了市民标配;过去更多出现在绿茵场上,如今出现在了街头巷尾、旅游景区;过去在衣柜里的邻居更多是黑白T恤、夹克长裤,如今的邻居也可能是露肩小衫、优雅长裙。卡尔美也及时跟进,顺应球迷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展现城市荣耀和风采的官方联名文化球衣,覆盖了南京、南通、常州、苏州等多个城市。其中,无锡队的“水蜜桃球衣”一度卖断货。有网友戏称,卡尔美生产车间的缝纫机都快踩冒烟了。

一些在职业联赛角度看来不入流的球员,也成为了各自的城市英雄。比如39岁的戴虎,既是淮安队球员,也是淮安市涟水县韩陈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对阵无锡队的比赛中踢进了本届苏超第100粒进球;31岁的赵连平,既是常州队球员,也是常州某学校教师,他在对阵镇江队的比赛中替补出场,第86分钟攻入制胜球,助常州队1:0取胜,打破了球队九轮不胜及零进球的尴尬;20岁的盐城小将庞智超,在主罚定位球时犀利专注的眼神,瞬间火爆全网,也让他成为了盐城的宠儿。
这背后的逻辑便是,苏超球队是为了城市荣誉而战。球迷们不仅关注比赛结果,更关注球员们的表现和背后的故事。苏超不仅仅是一项足球赛事,更成为了城市文化的象征和市民情感的寄托。
卡尔美以城市吉祥物为灵感打造的打卡装置,吸引了众多球迷打卡拍照,线上社交平台的玩梗互动也是热闹非凡。这就是苏超,通过城市符号唤醒球迷的情感联结,激发更深厚的文化共鸣。

03 利好足球青训
苏超可以为中国足球带来什么?当苏超元年大幕落下,答案也越来越清晰。
南通和泰州,两支走得最远的球队,背后其实有一张共同的标签,那就是青训。南通队以海门珂缔缘为班底组建球队,这些球员大多不是职业球员,却拥有接近职业球员的实力,而且彼此非常熟悉,无需磨合。海门珂缔缘已扎根南通海门十余年,起步于青训,后来逐渐搭建起了一条由青训到职业的完整通道。南通官方数据显示,珂缔缘目前已累计向各级国家队输送超过160人次“小国脚”。因为苏超,珂缔缘俱乐部创始人李太镇“卖房搞青训”的故事也让更多人所熟知。
同样,泰州队也是以职业俱乐部的青训球员为班底。按照该市体育局的说法,泰州与中超俱乐部长春亚泰展开了合作,召集了多名泰州籍以及由泰州培养输送的职业运动员,以此组建了泰州队。主力球员中,巴特、范厚泰、景泊羲等球员,均为亚泰U21梯队球员。这也是为什么,淘汰赛三场点球大战,泰州队表现都非常稳健。
因此,苏超决赛其实是一场符合足球基本发展规律的青训对决。
决赛两队之外,入选本次苏超最佳阵容的苏州队球员寇程,是苏州吴县中学的高二学生,创造了“苏超”开赛以来最快进球纪录,在苏超一球成名。他正是青训人才代表,连续参加两届“省长杯”卡尔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是“省长杯”的冠军球员和最佳射手。从青少年联赛、校园赛事到青训营,卡尔美和江苏足协的青训合作覆盖了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所有关键成长阶段,形成了完整的民间成长通道,提供赛事装备支持并参与赛事推广,只为让更多青训人才脱颖而出。

令人欣慰的是,江苏多个城市已经充分认识到足球青训的重要性,并开始系统布局足球青训以及长远发展规划。
比如常州,公布了《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并于今年九月揭牌成立常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心将牵头构建全市足球训练体系,统筹业余训练管理和后备人才培养,管理足球运动队与俱乐部。
十月底,宿迁市召开全市足球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系统考量足球发展,统筹抓好人才培养、赛事筹备、品牌打造等工作。会议还提到,要大力普及推广校园足球,积极培育特色足球学校,加快形成系统科学的青训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
淮安市也提出,要以苏超为引领构建足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拓宽青少年成长成才之路,构建从校园足球、社会青训到专业精英的完整通道。
青少年人才是足球事业发展的核心。尽管只是业余联赛,还被少数人戏称“文旅项目”,但苏超也有青训愿景。十月中旬,江苏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已经在公开场合明确,据了解,下赛季苏超将对各队年轻球员出场数量做出明确要求和规定,通过政策引导各队加大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可以看得出,尽管舆论场难免纷纷扰扰,江苏官方依然保持了清晰的思路,以及对足球发展基本规律的尊重和把握。
作为中国足球在地方层面创新发展的生动范例,苏超的成功,无疑为其他省市探索足球与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标签: 苏超